关于举办第九届“挑战杯”安徽省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系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金沙js9线路中心省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贡献,为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根据团省委《关于组织开展第九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要求,现举办第九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竞赛时间
2021 年 3 月-5月。
三、竞赛项目类别
(一)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役行动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
(二)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四、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一)参赛资格
1.学院各级在校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在2021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二)参赛方式
申报类型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1.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2.集体作品: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且总人数不超过7人;
3.鼓励参赛同学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人员结构合理的团队,交叉组队的按团队主要负责同学所在系,列入相应系总团队数上报材料。每件作品可由1-2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三)注意事项
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视为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作品参赛资格。申报时需签订承诺书,承诺作品符合“挑战杯”竞赛申报作品的要求,接收组委会抽查。对不符合申报要求或严重违规的作品的惩戒措施详见大赛章程。其它参照《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执行。
(四)材料报送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报送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格式,材料填写时请仔细阅读说明。
1.第九届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
2.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作品材料的纸质版、电子版各一份。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550px)纸质版和电子版,及辅助证明的相关材料复印件。
4.以系为单位组织报名,在规定时间内推报参赛作品,不接受个人报名。
(五)报名咨询:
1.比赛咨询及报名联系人:阳岚,联系电话0553-5771548,材料报送地点为主楼一楼团委社团部办公室;
2.请各参赛团队及时关注团委官方QQ群和学生处网站,获取赛事相关信息和资料。竞赛实行网上答疑,未尽事宜,可于备赛QQ群内交流。QQ群705211297(皖江学院第九届“挑战杯”校赛),申请加入时注明(姓名-班级)。
QQ群二维码如下:
五、比赛进程
(一)宣传动员:各系做好广泛宣传,动员、指导有实力、有潜力的同学积极参赛,及时撰写、制作并完善作品,做好参赛准备;
(二)作品申报:2021年3月31日前,各系将整理好报送材料的电子稿及纸质稿,包含参赛作品及证明材料、作品申报书、参赛作品汇总表上交院团委;
(三)院级决赛:邀请有关专家对上报的作品进行复审,遴选其中有较高应用价值的作品参加学院决赛,决赛采取PPT展示和现场答辩方式进行,具体名单以及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四)推荐省赛:院团委在2021年4月16日前,根据校赛结果,推报优秀作品参加省赛(参加省赛的作品最多不超过10件),请指导老师以及系相关部门按省级赛事要求完善作品申报书。
六、奖励办法
(一)竞赛视各赛项提交的具体作品数量,设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二)赛事将对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所有获奖作品荣誉证书均列明指导教师姓名。
(三)对组织指导工作得力及选送作品数量多、质量高的系予以表彰,并作为今后优秀团总支考核项。
七、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系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安排部署。结合学院自身情况,通过该项比赛挖掘优秀学生,引导广大同学了解本次竞赛的内容并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
(二)注重宣传,精心组织。各系要结合实际搞好宣传工作,使其产生广泛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要坚持育人宗旨,突出创新理念,发挥服务功能,精心组织安排好参赛工作。要向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和物质技术支持,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履行申报手续,选派专业教师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确保参赛作品创意新、立意高、质量好。
(三)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品牌活动。各系部及组织要广泛宣传往届竞赛中产生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在校园中形成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在赛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抓好竞赛选手的后期培养,帮助他们取得更大提高,发挥其在学生中的示范作用。
附件:
1. 第九届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
2.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和评审规则
4. 关于组织开展第九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5. 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
6. 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授奖名单
共青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委员会
2021年3月17日